UX DesignUI DesignCommunication DesignDesign with AIWeb & MobileApp DesignDesign TemplateMockup TemplateAutomationUX DesignUI DesignCommunication DesignDesign with AIWeb & MobileApp DesignDesign TemplateMockup TemplateAutomation

4 Years as UX Designer

四年全職 UX Designer 心得回顧🎉:🤔我的UX設計師之旅

CupiUX Design

從大學畢業以後,除去大學時期的做了幾個月的UX/UI Intern,不知不覺也做了四年的全職UX Designer。說短不短,說長不長,但也有基本的心得跟經驗想要做個記錄,也是一個與大家分享的好機會。

第一年:從傳統設計工作室 Design Studio (Design House)到Start-up初創公司;到誤打誤撞,進到一間規模相對大的Digital agency & Consultancy,做了大概三年時間。前幾個星期的我終於離開公司,就算捨不得也決定要離開Comfort Zone,默默決定要給自己一個Gap Year。腦海有不少事情想實踐、想要試,中途遇見如果好的機會或是合作機會也不會拒絕啦。趁著自己有點時間,希望能把這四年的點點滴滴分享出來,可以給正在困擾該選哪一種公司的新手設計師做個參考~

🙌 最新狀況:朋友介紹的Freelance機會變成一個短期合約,因著一週只工作四天的方向,應該也會先試看看~

1. 設計工作室 Design Studio

想當年,初出茅廬的熱血設計師都很向往Design Studio/Design House設計工作室的工作機會,曾經的我也不例外。

剛好在畢業展以後就收到一間很喜愛的設計工作室邀請,於是就接下這個機會,做了大概幾星期的工作。因為每個設計室創立人(aka老閣)的創作理念跟風格也不太一樣,工作室的工作文化都不一樣。

如果很喜歡工作室的風格,想了解一間工作室的基本運作,也想要有Senior設計師帶著慢慢做,這樣的話工作室就是個很不錯的地方。那時候有遇到在工作室做了4–5年的設計師,讓我可以默默地觀察大家的設計方法與技巧。

但缺點是,作為初畢業的設計師,相對創作上的自由不會太多,有一種默默當學徒的感覺。薪水方面,初入職的話通常也不會很高,就看你自己有沒有得到發揮的機會囉~做了短短幾星期的我,因為感覺工作室理念與自己的設計理念不太相近,也有更好的工作機會邀請,就默默轉去第二站:初創公司了。

至於很多朋友/家人也許會在轉職前提議多留一陣時間,例如半年到一年,我反而覺得不用太在意。無論時間留多長,也是一份人生經驗,總有學習得著的地方。如果覺得不適合的話,外面總有更多好的機會,也可以避免/大大減少自己不享受工作而抱怨的時間喔~

2. 初創公司 Start-up

如果你很享受「一個打十個」的那種感覺,一人同時充當做 PM、UX設計師、UI設計師、平面/品牌設計師,也喜歡跟Dev團隊長期合作,負責Handoff大小事,那麼小型的Start-up公司有機會很適合你。如果你有能力的話,你會為自己找到一個發揮的好空間。

當年在接到設計工作室Offer前,有一直幫初創公司做兼職的工作,合作得滿順的,而且對於初入職者,薪金方面也很不錯。由於公司很缺設計師,所以相對發揮空間很大,就順勢跳到這間初創公司轉成全職並工作一年多。

就像我剛才所說,很多時候都是「一腳踢」的狀態,因為初創公司相對規模少,資源不多,不太會有人慢慢教你,慢慢做。但是這樣卻能讓你進步極大,也有很多跟客戶直接面談,並展示自己設計能力的機會!我一直相信設計師的自學能力都很強,(要不然怎麼能完成那麼多多姿多彩的畢業展呢)只要有一個有足夠空間讓我們嘗試跟學習,總能做出很棒的作品。

但缺點是,真的有那種做一年有做了幾十年的感覺🤣,很容易進入工作疲倦,整個人Burn out的狀態…後來負責的事情越來越多,升職加薪金也慢慢失去吸引力,所以當年決定先裸辭,還好在疫情之前還能出國與家人休息一下,再慢慢看下一個有興趣的公司了。

3. 大型國際化 Agency/Consultancy

當初的想法是,我要盡量嘗試不一樣的產業,公司類型也不能太相似才能盡快找到適合自己的地方。所以在辭職休息大概3個月並回國以後,才開始在Linkedln尋找感興趣的職位。

剛好看到一個Consultancy在找UX Designer,因為這事情在香港相對少見,很多時候都是在請UX/UI Designer的。所以在好奇心+個人偏愛UX工作的情況下,就按下了申請~也很順利地在一到兩個星期內就從申請、面試到完成入職。

這間Consultancy的規模相對較大,進去以後才發現是Fortune 500強的大型公司。從只有小貓幾只的小型公司進到大公司,也很想要探索一下其中的差別。工作大概三年以後發現,大公司資源比較多是真的,很多從以前與各國分公司累積下來的案子經驗、資源與人脈都能共享,也可以看得出系統化的管理提供了新入職者不少的參考。當然自學的能力仍然重要,有太多的資源讓你消化的同時,公司也會期待你立馬上手開始工作,所以這邊建議先累積基本工作經驗(包括在學時期的瘋狂Freelance~)的設計師會比較容易進去喔。大部份的同事都是非常熱愛學習/自學的人,所以在這邊工作多了很多機會跟同樣熱愛UX的同事交流,也有很多認識其他部門同事的機會,整體來說工作時間是很開心的。

雖然薪水相比初創公司少,但也不算很低。但我的看法是:薪水是有形資產,有時候也可以考慮一下用金錢換不來的東西,例如人脈、客戶類型、工作體驗、有趣聰明好合作的上司與同事、奇怪的福利、用到爽的Stock Photo Services跟Adobe、Figma軟件🤩、公司股票等等也能通通算進去。反正這些都是可以用來安慰自己的東西,也要很清楚自己到底要在這邊待多久~非常取決於當下到底想要什麼。當然,如果當下只需要高薪水,外面也有非常多的選擇,絕對沒有對與錯喔。

所以在這三年期間,也默默累積了不少大型客戶的案子經驗。願意找Consultancy公司的客戶偏向相信公司的能力,相對比較肯花時間去做像是User Research、User/Stakeholder Interviews (用戶訪談)、Ideation/Validation Workshop (工作坊)、Heuristic Evaluation (啟發式評估)等等。當中所做的結果跟報告也都會是案子的最終成果Deliverables,非常多樣化。

我覺得做UX的魅力在於,每做一個案子就能接觸到裡面行業的人,需要花時間去學習很多很多不同的專業知識,了解用戶。之後再有機會做UI的時候,就能有很好的理解知道哪些事情是對用戶重要的,不再是一些漂亮卻沒有靈魂的設計,達到UXUI設計上的平衡。

後來像是開頭所說,有著太多想要嘗試的東西,公司案子一點也不輕鬆,卻還是變成了自己Comfort Zone。所以又決定要裸辭休息一下,知道自己也接近Burn Out的狀態。在香港關了三年多的我內心還是很往向出國工作,所以也有默默決定休息之後的下一個方向~

4. 自由工作者 Freelancer

在學時期,身邊超級多同學都是瘋狂在接Freelance沒休息的狀態。(😌年輕真好~)所以那幾年在學校,默默地也成為邊接Freelance、偶然Part-time、還要趕設計作業的人。目前來說雖然不想太鼓勵像我們一樣瘋狂工作👻,但如果對於在學、或是經驗還很淺的新手,多試著打工或是實習累積經驗,努力工作後,當中得到的人脈也可能是不錯的機會喔。

UXUI來說,我自己覺得比較難去接一些大型/長期需要時間研究的案子。談小型案子像是只有幾頁的網站,或是幫忙畫幾頁APP的Initial Ideas Mockup會相對容易讓大眾接受。

目前也有不少好朋友轉職成為全職Freelancer,自己也想要找機會試試看。雖然很多人對Freealncer第一印像是工作不穩定,但我覺得換來的卻是月薪「無上限」,不會被區區月薪等單一數字限制或定義,說不定比以前賺更多喔。當然做Freelancer又是另一門學問,有機會或是有一天我成為全職Freelancer的時候再來補充~目前還是兼職Freelancer狀態,如果是有趣的案子,時間可以配合才會考慮。

5. 合約工作 Contract

有不少公司,無論規模大小也有一些UXUI Designer的合約工作。有一些比較長時間像是一年的合約,或是一些小型的,開始很感興趣的2–3月合約工作。曾經的我被家人/社會普遍觀念影響,可能會擔心合約「不穩定」怎麼辦。但這年的我反而有想清楚,趁著年輕多多感受「不穩定」,才能有機會學到更多,接觸到更多,反而很好不是嗎。未來的幾年,我希望可以找到一些時間相對彈性,讓我有時間處理自己其他工作,也在中間再找出國旅居的機會。

有時候,合約模式的工作因為福利比較少(或是沒有),所以相對薪水也會高很多,當中的條件也可以更有彈性地與對方相談,像是一週只想工作3–4天之類的。感覺很像是平常在談Freelance的合約一樣,只是對方換成比較有規範的公司而已。

當然,中間也要留意合約的細節,也有聽過一些Secondment Contract,像是中間隔了一層中介公司等等。這些都要自己認真思考,多加留意,了解清楚工作內容/就職公司對自己的經驗有沒有幫助再決定喔。

說了這些多,有什麼技巧比較容易找工作呢?我自己的答案是:讓人看到你,無論是從現實中還是網絡上。

很多時間靠著朋友/家人介紹,也可以默默地工作接著下一份工作。可能是自己幸運,也有可能是自己不太懂怎麼去拒絕。唯一一份自己找的工作就是Consultancy,所以那時候覺得跟公司超有緣份XD。打開Linkedln馬上看到有興趣的工作崗位,公司地理位置也是一直想試著工作的地點,在什麼也不清楚的狀態下就申請成功(佛系)。

總結 🎉

反正這幾年的我,目標就是想集齊各種工作體驗,趁著年輕不求安穩,總有一天可以把各種工種優缺點連接起來,然後創造更有價值的模式!2022的我,一直很想體驗為自己而設計的感覺,也希望盡量遠離長坐辦公室的工作或是時間控制權很低的工作,保持彈性。趁著年輕以安穩換取更多的體驗,才有創造更多的回憶,認識更多的人,也能獲得更多的機會吧。

裸辭不可怕,只要你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。

✨ 所以,看到有興趣的機會就前進吧!希望這篇文章對大家有幫助,特別是剛剛想轉職UX/UI設計師或是岩岩畢業的設計學生~

之後有時間再談談:什麼時候決定轉職呢?怎麼去衡量公司給你的價值等等。感謝閱讀到這邊的朋友,有興趣的話可以考慮給我一點「拍手鼓勵」喔 👏。

我是Cupi,一個香港設計師,主力做UX,偶然做UI,也有平面設計背景。如果有合作交流機會或任何想聊的事情也可以透過Facebook或是LinkdeIn找我喔。特別如果有🇩🇪德國工作的機會,請聯絡我哈哈哈哈。

最近也趁著休息的時間,設計了一本可以爽爽畫Wireframe的書,如果大家有需要的也有興趣的話可以去這邊看看喔,歡迎給一些意見讓我可以改進產品,一直很想為設計師而設計!

我的書

Other articles

© 2025 Design with Cupi. All rights reserved.